偷天換日500億歐元是什麼滋味? 《巴黎交易員》的真實故事
摘要:編自2008年「500億歐元交易弊案」的真實事件,《巴黎交易員》的故事描述當年參與這起交易弊案的交易員—傑宏柯維耶(Jérôme Kerviel),同時也是前法國興業銀行(Société Générale,簡稱法興)的金融投資部門交易員,涉嫌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進行多筆交易投資,造成該銀行損失高過49億歐元, 是近年來最嚴重的銀行詐欺案件。
改編自2008年「500億歐元交易弊案」的真實事件,《巴黎交易員》的故事描述當年參與這起交易弊案的交易員—傑宏柯維耶(Jérôme Kerviel),同時也是前法國興業銀行(Société Générale,簡稱法興)的金融投資部門交易員,涉嫌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進行多筆交易投資,造成該銀行損失高過49億歐元, 是近年來最嚴重的銀行詐欺案件。
這起交易員突破重重關卡,只手遮天的故事紅極一時。 事件不僅被各大金融機構當作職訓教材,柯維耶也受到多方輿論的關注。 曾執導《放牛班的春天》(The Choir, 2004)一片的導演克裡斯巴哈蒂(Christophe Barratier),於2016年推出本片后也造成話題。 除了將股票交易市場的緊繃氣氛嶄露無遺,也和過去的電影導演作品風格差異甚大。 但電影中探討體制下的小人物故事,挑戰道德界線以及對社會體制不滿的敘事風格,仍保有巴哈蒂獨特的導演風格。

就讓我們用三件事,來瞭解《巴黎交易員》電影背後的真實故事吧! 1.傑宏柯維耶(Jérôme Kerviel) 傑宏柯維耶是出生於1977年法國布列塔尼(Bretagne),法國西北部布列塔尼半島的海岸小鎮。 父親是一名鐵匠、母親自營理髮廳,傑宏柯維耶可說是出生於一個實業起家的家庭。 他在1995年(18歲)時通過法國中學畢業會考經濟及社會類考試,並進入南特大學就讀學士,隨後進入法國里昂第二大學(Université Lumière Lyon-II)攻讀市場運作管理的高等專修文憑。 2000年(23歲)時取得金融學碩士,並於同年八月被法國興業銀行聘用,進入投資及融資部門工作。

(1977年出生的傑宏柯維耶,在法興弊案發生時年僅31歲,媒體形容為鮮肉級的「魔鬼交易員」。 法興銀行指控傑宏未經授權便進行多筆股票指數期貨,但傑宏則辯稱自己只是在做業界「行之有年」不能說的秘密。 事發後,部分輿論將他塑造成反資本主義的鬥士,使這起詐欺案喧騰一時。 )2. 2008年法國興業銀行弊案 法國興業銀行(Société Générale)、法國巴黎銀行(BNP Paribas)以及法國農業信貸銀行(Crédit Agricole)並稱法國銀行業三巨頭。 其中的法國興業銀行自1864年由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授權成立,是以有限公司的新型態營業。 在發生弊案后,法興銀行一度暫停營業,但目前已恢復運作。 誠如電影所描述,傑宏柯維耶在任職法興銀行交易員時,時常使用「賣空」(Short)的方式,在股市下跌時期逆向操作買進,在股市價格變高后再從市場賣掉手上的證券,賺取其中的價差。 這種作法風險極大、投機性極高,賣空者必須把握接下來的股市反彈回升,否則將會付出更多的金額重購要歸還的證券損失。 而在電影裡,傑宏的主管甚至教導還是菜鳥的傑宏一種名為「博弈法」的投機方式,透過道瓊工業指數—銀行資金投入交易市場,以補足任職銀行在交易市場的損失。 值得一提的是,這種買空賣空的投機行為因為風險極高,不見得被所有國家的股票交易市場允許。 在臺灣,股價連續上漲時,空頭將無法回補,並對買空賣空的交易方式設立非常嚴格的限制,也就是所謂的「昱成條款」(因首次針對1997年昱成建設的股票飆漲期間的條款)。

銀行官員的調查目標,原本是針對傑宏柯維耶在2007年底「故意」以失敗交易的方式,隱瞞自己獲利約14億元的交易利潤。 但是在查案的過程中,卻發現2008年開市交易後的短短三天內,傑宏柯維耶連續在股票下跌期間進行賣空交易,甚至超越授權使用銀行資金,交易額高達500億歐元,約新臺幣2兆4千億元,等同於一個中等國家一年的GDP,造成銀行49億歐元的損失。 有媒體形容,這起詐欺案彷彿就像是「一個在高速公路上逆向開車的違規駕駛,卻還能不被員警攔下來」般的荒謬。 因為傑宏柯維耶是透過2006年12月時,在電腦上虛設公司,設立真假兩本帳簿以躲避正常的銀行行政流程。 也因為傑宏柯維耶對法興銀行的電腦系統所知甚詳,在公司稽核期間使用假帳本隱藏他的違法交易。 但不論傑宏柯維耶的手段如何醜陋,他就是看準了股票交易市場在跌盤后一定能回漲的常態,縱使初期交易有所損失,仍然可在之後的時間內平倉,甚至大賺。 而金融業普遍「只看結果,不問過程」的風氣,讓傑宏柯維耶的交易金額越玩越大,最後終究紙包不住火。

圖左:法國興業銀行在巴黎的辦事處,也是總部的前身;圖右:法國興業銀行在巴黎的總部大樓 3. 事件的後續 事件發生后,傑宏柯維耶於2010年10月被法院判處五年徒刑、兩年緩刑、並須償還損失的67億美金,永久成為金融業的黑名單。 傑宏柯維耶不服提出上訴,並於2012年10月改判三年徒刑、兩年緩刑、償還法興49億歐元。 兩年後,法國高等法院維持監禁刑責不變,但49億歐元不用償還。 直到去年,2016年6月,社會法院指控法興違法解僱傑宏柯維耶,此案法興表示會再持續上訴。 傑宏柯維耶的法律訴訟直到今日仍然持續著,在這些等待法院判決、傳喚、出庭的漫長之年,他在2010年轉任巴黎近郊的一家電腦公司擔任職員,負責有關資訊系統以及電腦安全顧問工作。 他在該年出版了《惡性循環:一名交易員自傳》(L'Engrenage:Memoires d'un trader “The Spiral: Memoirs of aTrader”)一書,作為籌備訴訟費用的資金。 他在書中寫下了當年他在法興任職所犯下的錯誤,其實是受到金融業普遍醜陋的病態環境所影響。 當中揭露了不少交易市場的銅臭味氣氛,交易結束后被經理當作妓女般的對待,業績好壞足以評價一個人的人格等,比喻交易市場就是一個大型縱欲的狂歡派對。

傑宏從2008年弊案發生後至今,官司每年不斷出現戲劇化發展。 在 2014年待審期間,他前往羅馬會見教皇,並從義大利徒步行走了三個月 1400公里的路程回到巴黎,作為象徵性的「贖罪之旅」。值得一提的是,傑宏在2014年判決出爐后,應於該年5月18日到巴黎當地的員警局報到,卻因為他拒絕坐牢而向法國總統歐蘭德提出豁免信的請求。 直到18日深夜,他在法國與義大利交界的城市—蒙頓(Menton)一所員警局報到。 或許傑宏柯維耶只是個金融業唯利是圖、遊走道德界線病態環境下的犧牲者。 但電影將交易員緊繃喘不過氣的現實生活描寫得非常詳細,傑宏柯維耶最後從投資變成賭博,讓金錢遊戲看起來更加諷刺。 縱使不熟稔金融交易圈的人,也能在《巴黎交易員》的電影故事中,體會到一個逐漸喪失理性的青年,如何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走火入魔,一個病態的體系如何扭曲人性中最後的天真。

免責聲明:
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不構成本平台的投資建議,本平台不對文章信息準確性、完整性和及時性作出任何保證,亦不對因使用或信賴文章信息引發的任何損失承擔責任
相關閱讀

怎樣才算是成功的交易?關鍵是遵守系統和規則
客觀上你介入的市場任何可能都會發生,此刻的交易與你上一次看到的交易技術形態看似相同,但實際上並不相同。因為保證這個相同的前提是所有交易人、交易資金都完全一樣。但實際上並不可能,所以,每一筆交易都有其個性,都是不可代替的。

Gleneagle展業區域存疑、缺乏金融牌照、網站停止運作,極具詐騙風險
不少投資人出於資產多元配置的緣故而進入外匯市場,因此催生出查詢經紀商評價的需求。外匯天眼做為全球最權威的券商查詢平台,除了持續收錄交易商資訊,透過評分系統幫助用戶判斷平台是否有詐騙風險外,也會針對討論度高的平台進行評測,做為投資人判斷的參考。今天我們要為大家解析的券商為Gleneagle。

外匯天眼·深度觀察|專訪交易商Amillex
在本次獨家採訪中,外匯天眼聚焦Amillex,與其戰略執行總裁 Mark Tsang先生深入訪談了Amillex的運營情況、產品服務及其秉持的價值主張。與此同時,我們也重點關注了Amillex在交易安全領域所做出的舉措。

【WikiEXPO全球專家訪談】Gustavo Antonio Montero: 金融領域的ESG實踐
WikiEXPO杜拜展會圓滿落幕之際,我們榮幸專訪了Carter Capital Management(永續數位資產管理機構)及Palmer Advisory and Consulting主席兼創始人Gustavo Antonio Montero。憑藉在退出策略、企業架構與永續金融領域的深厚積澱,Gustavo分享了關於區塊鏈如何革新ESG整合、碳市場演進歷程,以及WikiEXPO等平台在推動金融生態系統透明度方面的獨到見解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