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✅ 查询、投诉、曝光、交流,关注外汇天眼官方微信公众号“天眼汇谈”。
八年前,马勒戈币(MLGB)用“云端人工智能草泥马”赚爆眼球,其荒诞设定、名人站台的套路也注定这个“空气币”走向跑路、债务纠纷的结局。谁能想到,与MLGB同时期存在、脚踏汇市币圈两只船的另一操盘团队,在八年后的今天正在华人群体中以“MBG”之名上演另一场惊天阴谋。
DiFi(去中心化金融),是这两年投资圈最火的一个词。然而,但凡普通人感觉晦涩的东西,都能变成收割的镰刀。2025年7月22日,一个名叫MBG的加密货币悄然出现在Uniswap(公链以太坊上全球最大的去中心化交易所)。这个币刚出来那阵子,其运营团队微信群里疯狂打call,似乎一场关于普通人的财富风暴即将垂怜每一个人,当时网友们戏谑地喊它“麻痹,干!”。
MBG,初见感觉似曾相识,细品让人脊背发凉。简单查看项目介绍,震惊地发现这个币的发行公司叫MutiBank Group。顿时,一些关于MEX、MBG、Chase Finance痛苦记忆瞬间充斥脑海。“回忆总想哭”,越想越恐怖,一实名网友高呼:“一边高调发币,另一边低调圈钱退出马来西亚,作为曾经大通金融的刀下怨魂,我必须要在这里为后来者呐喊”。
16年前约旦“撒旦”来华布局,搭建一张遍布全国的收割网
大量中国人怎么也不会想到,自己辛辛苦苦攒了一辈子的血汗钱,最后都进了一个名叫Naser Taher(那泽泰和)的约旦人腰包。据WikiPedia资料,这个1952年出生的老妖怪正是大通金融(MultiBank Group)全球诈骗集团的幕后主谋(爱康集团亚太地区总裁)。
在维权群里了解到,大通(爱康)从一开始来中国就持续水下作乱。随着网络、社媒并的普及,大通金融被频繁曝光诈骗大概出现在17、18年左右,那个时候它叫MutiBank Exchage Group. 然而,Naser Taher最早开始在中国大陆撒网布局要追溯到2009年左右。从那时起,大通金融在中国香港注册公司,欲借助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辐射作用带动在华布局。
查询公开资料可知,以下香港公司名称均有Naser Taher的大通金融有关:
愛康集團全球(香港)公共有限公司、亞洲國際理財顧問有限公司、大通金融控股有限公司、大通金融集團有限公司、環球金融集團控股有限公司、環球金融集團有限公司、FOREX ASIA INTERNATIONAL CO., LIMITED、IKON Financial Group Limited、MBG (Holdings) Limited、MultiTrade Financial Group Holdings Limited、MultiTrade Financial Group Limited。
经过香港公司前期掩护积累,Naser Taher便接着在北京、天津、深圳等地以极低的实缴资本注册大量公司,秘密拼凑其在华外汇欺诈王国的版图。
通过企查查等公开渠道获悉,北京大通环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(91110105061298795K,已注销)、爱康金融服务(天津)有限公司(91120116569301027H,在业)等均为Naser Taher实控企业。此外,Naser Taher还在全国多地,并在广州、佛山、上海等地开设分公司,打造了一个遍布全国的收割网,具体如下:
(1)北京大通环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,法人Naser Taher;
(2)爱康金融服务(天津)有限公司,法人Naser Taher;
以及,天津爱康三个分公司,见下图:
(3)深圳大通金融配套服务有限公司,实控人魏倩;2022年大通跑路后已被吊销;
(4)爱康金融配套服务(深圳)有限公司,法人Naser Taher;
以及,深圳爱康的两家子公司,位于广州、上海,如图:
在中国,境外外汇保证金业务从来没有获得经营许可,Naser Taher的大量公司充当的目的是“掩人耳目”。这并不是他独创的方法,当时业内大量境外机构在中国注册所谓的商务咨询公司、信息技术公司、甚至软件公司,这些实体用来招聘员工,走银行流水(个人资金池),用来服务外汇欺诈。
2020年,天津爱康因将“将境外外汇汇入境内”被国家外汇局处罚87万元,负责人Naser Taher被直接处分。
国家外汇管理局天津市分局2020年11月16日行政处罚决定书(滨汇检罚〔2020〕11号)显示,爱康金融服务(天津)有限公司违反规定将外汇汇入境内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》第四十一条和第四十九条的规定,国家外汇管理局滨海新区中心支局对其责令改正,处86.82万元的罚款,并责令该公司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。
经查询,爱康金融服务(天津)有限公司的大股东为爱康集团全球(香港)公共有限公司,持股比例为100%。
11国监管的背后,鱼目混珠的牌照是收割中国人的镰刀
众所周知,开外汇平台拿不出牌照根本无法使人信服,中国的金融牌照大通拿不到,Naser Taher便在境外注册大量空壳公司,宣称自己是有11个金融牌照的外汇指环王。但细查发现,实际上这些公司不过是以不同的名称混淆公众视听,其中多数牌照均属无效监管。其中包括:
(1)MEX Group Worldwide Limited(IKON前身),声称受“香港海关HKC部门监管”,但香港合法外汇交易需证监会(SFC)的3号牌照,HKC无权监管金融业务。
(2)旗下交易公司MEX Atlantic Corporation注册于开曼群岛,但开曼金融管理局(CIMA)不监管外汇交易,此类注册公司跑路风险极高。
(3)交易公司MEX Global Financial Services L.L.C在迪拜注册,但未获迪拜金融服务局(DFSA)授权,属无牌经营。
(4)美国注册公司“MEX International Group Corporation”实际登记名为“MEX-CAL INTERNATIONAL GROUP, INC.”,刻意使用不同名称掩盖真实背景。
据受害者曝光,大通金融在拉新开户时业务员或平台IB对外统称都是“大通金融是澳洲ASIC外汇全牌照的交易商”。实际上,中文用户开到的都是这些无效监管的实体之下,即便是有能开到澳洲公司,照样遭遇无法出金的结局。
10年汇市行凶作恶,撕开大通沾满鲜血的外衣
IKON、大通 、MEX、MBG这些品牌在华其经营前,欺诈从未停止。从2018年开始,网上曝光大通金融“无法出金”的案例变得密集起来。真正大通大面积无法出金爆发在2021年中期左右,当前10月出金全面停摆,22年正式跑路,转战马来西亚,天量欺诈资金至今仍未退还用户。
大通金融在中国及潜逃至马来西亚期间,持续学、对广大华人群体的残忍欺诈。大量用户毕生血汗付诸东流,家破人亡,不是危言耸听,更不是制造恐慌与焦虑,而是无数大通受害者的真实人生。
本文最后,我们整理了多来年大通金融欺诈中国投资者的惯用手段,帮助华人群体看清这个汇市杀人魔的真实面孔。
(1)以“美金电汇”、“技术故障”、“政策限制”为幌子拒不出金
2021年中后段开始,大通金融投资者面临全面“无法出金”,平台方先是以“技术故障”为由搪塞投资者的潮水般的质疑;毕竟,一个平台开始无差别地卡投资者资金,这上升“涉嫌欺诈”层面上了。
于是,大通金融开始以“政策理由”给投资者发邮件,或者维稳团队在微信、QQ上告知投资者公司要遵守所谓的“反洗钱法”,当前国内银联出金通道已经走不通,想出金的要申请“美元电汇”。
当时,绝大多数小白根本没接触过跨境支付,对所谓的美元电汇毫不了解,他们似乎看到了希望,但不知道这只是又一个用来拖延出金的幌子:公对私电汇美金给客户,普通渠道客户根本拿不到钱;提交申请,结果仍无法到账,还得反复跑银行办理退回,浪费大浪时间及高额手续费。 不得不说,大通这一招实在高明,给用户画了一张永远悬在脖子上的饼,为平台转移资金攒够了时间。
后来,电汇美金这招包不住火了。大通又开始向用户散布银联支持1000美金以下的小额出金,但用户要支付高额手续费。例如:1000美金以下的出金强制收取5%手续费。
懂行的人已经开始意识到,这个平台已经再做彻底退场前的最后表演。真相是,结果大量用户交了钱,才发现出金依旧如同沉入湖底的石头,他们交的手续费其实是“智商税”,这属于赤裸裸的二次欺诈。
对于那些已经报警的“钉子户”群体,大通虚假承诺分批次出金,每次只能小额到账;最后,所有的客服、客户经理全部失联,投资者的出金申请被定格在“审批中”,中国投资者耗时快4年仍在艰难维权,但至今仍拿不回本金。
(2)穷凶极恶的暗中操纵
在全面暴雷以前,大通金融就已经开始千方百计的从用户账户抢钱。
案例一:报复用户投诉,恶意放大浮亏。用户“杨轶”2022年初投诉,他在大通申请提取逾11万美元资金,遭遇了长达数月的阻碍。期间,无论是他的客户经理还是平台客服,都以各种理由推诿搪塞、拖延处理。面对平台的无理拖延,忍无可忍的杨轶最终选择了投诉维权。
然而,投诉之后发生了更令人震惊的一幕。就在22年1月12日清晨,杨轶发现他MT4交易账户上的浮动亏损被人为地异常放大至约4.9万美元,而根据他自己的计算与实际行情,当时的真实浮亏仅在1万美元左右。这突如其来的、明显不合理的账户数据变动,无疑给杨轶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压力。
当日上午,杨轶针对账户数据被篡改一事再次进行了投诉,并通过网络渠道进行了曝光。蹊跷的是,在他曝光之后,MT4账户上那笔被异常扩大的浮亏又恢复了正常数值!
这种无底线的荒诞,只能说明一个事实:大通金融平台竟能如此随意地篡改客户的账户数据! 用户深感后怕,这样恶劣的行为如果不通过网络充分曝光、不受到监管机构的严厉处罚,未来还不知道会坑骗多少汇友的血汗钱。
案例二:恶意下单,刷爆用户。ID尾号1231的用户曝光,自己MEX账户在2020年3月13日10分钟之内被恶意交易了100多笔白银订单,每笔订单的持仓时间均为2~3秒钟。
用户在澳洲报案,澳洲警察调查回复说这100多笔交易是上海的ip地址操作的,但MEX客服简称是用户自己操作的,显然MEX在抵赖说谎。
案例三:暗中加点差,薅用户羊毛。大通金融曾经以低点差高返佣为营销噱头。但有个用户很快发现了其中的猫腻,所谓的高返佣是大通后来在原始报价的基础上暗自增加点差,从用户身上薅毛再喂给用户,彰显自己仁慈形象。
用户是个专业投资人士,每天会记录关键period的OCHL,慢慢的他发现自己的记录与市场真实报价及盈亏颇有差异,大通报价给他的感觉好比大热天开着电辅热,于是他便找到一位叫“宁经理”大通员工。对方直言,“是我们加点了,没错”。
以上案例只是大通汇市行凶手法的冰山一角,大量用户反馈资金常被无故抹去,返佣凭空消失,卡盘滑点恶意平仓...只有你想不到,没用大通做不到,打爆10万美元的账户在大通那里如同打一个响指。面对所有的投诉,客服只回复一句“系统调整”。
(3)运营团队:丧尽天良的汇市食人魔
有一些关乎良知的事情,与交易本身无关,但大通金融选择成为撒旦。
案例一:拒不入金引发爆仓。做过外汇的人都知道,高波动下的大杠杆操作,保证金告急临时补仓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,但到了大通这里故事确实另一个剧本。
一位投资者多年来累计几十万美金的用户控诉,一次账户大额浮亏,自己在后台转账入金,但大通迟迟无法到账,客服选择性失联,最终账户因无法及时补仓爆仓,眼睁睁看着本可以成功上岸的仓位化为乌有。
案例二:封锁ICU救命钱,间接残害生命。用户两年内在大通亏损20万美元,最后的资金投进去,但资金长期被卡,其父亲住进ICU却拿不出钱交医药费,最终只能拔掉呼吸机,导致亲人离世。平台在此期间仍冷漠回复:“审批中”。
大通账户持有人(33553121)血泪控诉,两年多在大通亏了20多万美元,他最后一次投入全部家当。2021在大通金融申请提取资金开始,便遭遇了平台的百般推诿与刁难,出金手续始终未能办理。
在此期间,该客户遭遇了巨大的家庭变故:其父亲突发脑卒中,经抢救后转入ICU病房,急需巨额医疗费用。面对如此危急情况,该客户多次向大通金融说明其家庭困境,恳请并加紧催促平台办理出金以支付救命钱。然而,据其描述,大通金融方面仅以邮件形式进行敷衍搪塞,相关管理层人员对此置之不理,未展现出任何应对紧急状况的人道关怀与行动。
大通不只是抢钱,而是人为地制造了一场人间悲剧。用户父亲自6月3日住进ICU,在无足够资金支持的情况下苦撑二十余天。最终,由于实在无力承担高昂的ICU费用,家人做出了痛彻心扉的决定:终止维持生命的治疗。
该客户强调,在这段艰难时期,他曾多次与大通金融沟通,甚至有员工表示已将其紧急情况向外籍领导反映,但遗憾的是,直至其父亲离世,所有沟通都如同石沉大海,了无音讯。
(4)纵容IB、黑资管恶意收割
在外汇行业,一些问题平台纵容业务员、IB,与社媒上的KOL合作,甚至勾结黑资管收割投资者是公开的秘密。大通金融可谓是这一方面的“集大成者”。
据用户曝光,他们在大通金融旗下的MEX平台遭遇了严重的投资欺诈。 其中一位用户在实名注册APP后,按照客服指引向私人银行账户充值入金。
随后,平台安排的“程序员老师”全程指导交易,用户只需机械跟随其买涨买跌指令。然而,操作盈利后,提现之路却障碍重重:平台系统先是无理拒绝提现申请,谎称其银行账号有误导致资金被驳回;紧接着,客服便以需缴纳“盈利的20%”等为由,诱导用户连续支付高额费用(累计数十万元),并不断编造“监管局问题”、“罚款”、“托管费”等新借口阻挠出金。
更令人发指的是,还有大量用户则亲身经历了大通平台与恒远资管的恶意勾结。 用户发现,恒远资管竟能绕过用户授权,通过大通平台的后台系统擅自扣除其账户内4000美金。紧接着,资管更是在所谓的“合作操作”中,直接恶意操控交易,最终导致该用户的账户惨遭爆仓,资金损失殆尽。 在整个过程中,没有任何一方对此恶劣行径出面负责或解释。
至此可见,大通MEX平台的操作模式疑点重重:从利用私人账户收款、虚假带单诱导,到系统蓄意拦截提现并勒索费用,甚至发展到与资管方勾结进行后台扣款和恶意爆仓。 这些连贯的操作手法,暴露出一个系统性侵吞客户资金的黑平台本质。
(5)频繁更换马甲,子品牌互踢皮球
在华运营期间,平台不断更换身份,从IKON到MBG、MEX,再到现在的Mutibank Group,大通多品牌同步运营,期间还接手了艾拓思的存量客户。除了国内一众空壳,其在全球范围内注册大量马甲,目的就是混淆视听,同时规避监管和曝光。大通金融所谓的11国监管,实际上一张全球收网。
大通金融最擅长的做法就是薅光一片韭菜,改头换面继续蹂躏另一片沃土。大通集团MEX、MBG、MutiBank欺诈手法类似,一个品牌无法出金就说已把用户平移至另一品牌。但当用户请求出金事宜,对方却称“彼此独立,互不认识”。
所谓“迪拜总部”电话打不通,“台湾办事处”推诿不管,“澳洲监管渠道”根本鞭长莫及。诸多投诉中提到,原本对接的经理、客服频繁离职或消失,投资者被迫在不同邮箱、不同客服之间来回“踢皮球”。
大量用户直指:“大通的套路就是换壳、甩锅、失联,跑路,唯独不提给钱。”
大通金融的模式已清晰可见:先默许代理以高额回报吸引投资者,不断追加资金;再以各种借口拒不出金,制造合规和技术假象;最后通过后台操控与层层设套,榨干投资者血汗钱。这不仅是对金融市场的严重破坏,更是对投资者生命与尊严的践踏。大通金融不是“黑平台”那么简单,而是一个系统性诈骗集团。
两年前的退出中国,导致大量投资者家破人亡;两年后的故技重施退出马来西亚,卷走当地华人巨额血汗钱…外汇天眼在此呼吁投资者,务必认清这个真相:汇圈毒瘤大通金融会持续改名换姓,但改不了其外汇屠宰场的本质与运营模式。
一个本应再正常不过的出金要求,一次本应该必须遵守的行业规则,一道本应该捍卫的人性底线,却一次次被大通金融绝情冷漠地拒绝、践踏。
大通金融,它杀死的不只是一个鲜活的生命,而是本已稀薄的行业氧气;它制造的不止是生与死的别离,而是信任与选择的距离;它带给汇市投资者的不只是无尽的悔恨与对生活的恐惧,而是继续走下去的勇气......
那泽泰和先生,以及那些身为炎黄子孙却选择成为地狱使者的大通员工们,你们在迪拜狂欢的背后,是多少中国人16年来撕心裂肺的整夜失眠?你们欢呼着铺天而来的美元,你们的睡梦里是否会出现无数中国人家庭破碎、人生崩溃的画面?是否会见到ICU拔掉氧气管老人那张死不瞑目的脸?你们不怕在梦里被Death连线?
天道有轮回,善恶终有报,收手吧,身披金融外衣的刽子手们。别再用你们邪恶的双手,污染外汇这片净土,也别让漫天飞舞的美元,成为大通金融的祭奠。
免责声明:
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,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、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,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